假隐士不如真俗人
2018-07-17 09:45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假隐士不如真俗人

 

东博书院人民研究生  载楹

 

假隐士不如真俗人

一、   读《北山移文》

《北山移文》是孔稚珪所作的一篇移文,全文共653个字。

南北朝时期,天下并不太平,许多人纷纷遁隐山林,尤其是在南朝,隐士辈出,他们多隐居于幽美的山林之中。当时,慕隐之风极为盛行。有些人希望借助时人对隐士的崇敬与仰慕,混迹于隐士之中,以提高个人的声望,并引起朝廷的重视与重用。孔稚珪作《北山移文》以嘲讽。

“隐士”是一个漂亮的符号,是好东西,好东西一旦占上风,马上就会被坏人所利用,历朝历代没有例外。孔稚珪就为我们揭露了一个“先贞而后黩”的假隐士形象。

这位假隐士,人称周子,乃“俊俗之士,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”。无论真假,周子还是很有学问的。古往今来,俊俗之士如同过江之卿,数不胜数。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周作人,堪称“俊俗之士”,可惜他后来当了汉奸。周子虽不至于此,但隐居山林,“缨情于好爵”。

隐居之初,“将欲排巢父,拉许由,傲百氏,蔑王侯,风情张日,霜气横秋。或叹幽人长往,或怨王孙不游。谈空空于释部,核玄玄于道流。务光何足比,涓子不能俦。”

这不就是某些革命者的真实写照嘛!他们混进革命行列之初,信念坚定,富有激情,时而指责他人不革命或革命不彻底,时而高谈阔论,目空一切,仿佛自己比谁都革命。此时,如果没有人及时站出来纠正或引导,就很可能出现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。

待到朝廷来征召时,周子“形驰魄散,志变神动”,立刻显现出假隐士的原形。紧接着,“眉轩席次,袂耸筵上,焚芰制而裂荷衣,抗尘容而走俗状”,他用实际行动断绝了自己向往的隐居生活,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。这正是:宵小得志,正士灰心!

终于,周子借隐士之名,混迹于官场,完成了身份的转变。此后,他主政一方,公务繁忙,常为前程纠结,渴望做出一番政绩,名扬天下。然而,“道帙长摈,法筵久埋”,“琴歌既断,酒赋无续”。他已不再“谈空空于释部,核玄玄于道流”,没有了隐士的闲情雅事。他已彻头彻尾沦为醉心利禄的俗世之人,已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隐士生活,忘记了理想,忘记了初心!

如今,周子期满入京,想再访隐居之所。孔稚珪刻移文于山前,一声喝道:“请回俗士驾,为君谢逋客。”

本文也是一篇骈文,讲究对偶,多用典故,辞藻华丽,音调和谐。其中,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,孔稚珪通过对山川草木等拟人化的描写以及一系列的对比,在嬉笑调侃中让读者感受到那股愤怒凄怆却无可奈何的心情。

纵观古今,很显然,周子是在以隐求仕。孔稚珪批判这类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但是,如果当今世上有这样一号人物,乃“俊俗之士,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”,却终隐山林,埋没于人间世,岂不惜哉!况且不在人世间历练一番,又怎知他乃俊俗之士呢!如果周子出仕并非为个人利禄与名声,而是心系天下苍生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恐怕孔稚珪就要赞美周子了吧。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知识分子与政权的关系。

总而言之,人生在世,进可以当勇士,退可以当隐士。无论当“勇士”,还是当“隐士”,都要好好学习,既文既博,亦玄亦史,身怀真本事,方能纵横江湖,抑或落个逍遥自在。

 

二、   读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是魏征所作的一篇奏疏,全文共372个字。

唐太宗贞观初年,天下初定,太宗励精图治,革故鼎新,兴利除弊。数年之后,天下便出现了“海内升平,路不拾遗,外户不闭,商旅野宿”的局面。随着功业日隆,隋鉴远去,太宗逐渐骄奢忘本。魏征对此极为忧虑,他清醒地认识到治平之世中潜伏的社会危机,多次上疏劝谏。贞观十一年(公元637年),魏征连上四疏,以陈得失。本文只是其中的第二疏。

唐太宗有言: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镜子是一个好东西,能如实地显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。魏征既是唐太宗的一面明镜,也是今人的一面明镜。这面明镜高高地悬挂在历史的长河上,就看时人或世人,看还是不看,听还是不听。

本文首先设喻引论,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阐述,提出“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”,为人君者要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。

当年为帮助非洲兄弟的正义事业,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,几十年如一日,坚持派遣医疗队和建筑工人等援建非洲,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《海港》中有一句台词说:“宁可承担经济上的重大损失,也不能在政治上受到丝毫影响。”这种无私的帮助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是中华儿女血脉中“德”与“义”的具体表现,这种表现赢得了广大非洲国家人民的广泛尊重和真诚支持,以至“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”。

在当时大雪压青松八面来风的局势下,毛主席一人顶着五洲风云,人民生活得很安全,体会不到他在那个浪尖儿上。但是,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党人“戒奢以俭”,带领人民冲破艰难险阻,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牢固基石。

然后总结历史经验,通过比较推论,提出“怨不在大,可畏惟人。载舟覆舟,所宜深慎”。

创业难,守业更难。毛主席始终在思考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,从而形成长久萦绕在他心头的执政忧患意识。他深知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,多次强调:“必须坚定地信任群众的多数,首先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多数,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。”当他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,浮想联翩,夜不能寐。微风拂晓,旭日临窗,遥望南天,欣然命笔。一口气写下两首七律诗:《送瘟神》,表达了对于长年遭受病痛折磨的广大农民寄予的深切同情,以及最终送走“瘟神”的无比畅快。毛主席的“人民情结”是他深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!

最后具体提出了知足知止、谦虚纳下、赏罚公正、慎始敬终、知人善任、爱惜民力等十个建议,即“十思”,并指出“十思”的积极意义。“十思”是在强调“凡事有度,过犹不及”的理念。简言之,就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。

本文多用排比句、对偶句,一气呵成。唐太宗为此亲写诏书嘉许魏征,并将此疏放置案头以自警。历史上魏征以“诤臣”称之,他不愧是一面明镜,让人从暗昧变为光明,不断地从愚昧走向觉悟。我们不仅需要这样的明镜,而且要努力成为这样的明镜。

 

三、   读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

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是骆宾王所作的一篇檄文,全文共440个字。

唐高宗弘道元年(公元683年),高宗驾崩,中宗即位,武后临朝称制。唐中宗嗣圣元年(公元684年),武后废中宗,立睿宗,自专朝政。同年九月,被贬官的柳州司马徐敬业以匡扶李唐为名,在扬州举兵反武。起事时,骆宾王代徐敬业起草檄文,移檄州县,催促发兵。

为什么说中华文明高度发达。这不仅仅是器物发达,更重要的是文化发达,而最能够体现文化底蕴的是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,是一篇篇世代相传的文章。其中,中华民族把最好的文字,最高雅的文字用于战争年代。纵观历史,前有武王伐纣发布誓师辞,后有徐敬业讨武曌发布檄文,其思维是一脉相承的。

千年前,中华民族就能写出这么冠冕堂皇的文字,不知大动干戈过多少次回合。打仗前先说话,这是文明的开始。野蛮民族发生战争,那是直接就打。譬如豺狼虎豹,只要意念一动,马上就扑上去。人之所以是文明的,那是因为意念一动,决不扑上去,而是先找诸多理由,表明不是我打你,是你道德太败坏,我是替天行道,然后再下手。

本文首先历数了武则天种种或有或无的罪状,以致于“人神之所同嫉,天地之所不容”,申明起事的缘由,然后宣扬自己的军威,最后号召各方一起响应“以清妖孽”。

文中“班声动而北风起,剑气冲而南斗平。喑呜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色。以此制敌,何敌不摧!以此图功,何功不克!”这种磅礴的气势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,足以威慑敌人,振奋士气,争取人心,仿佛胜利在望。

此后,千百年间,人类打仗都是这么进行的。时至今日,美国打伊拉克、利比亚等国,也是给他们安上一堆罪名。有朝一日,这些国家打美国,还是有一堆罪名,都是代表正义、代表天道。什么叫文明,这就是文明,就是把最野蛮的行动披上最有道理的外衣。在文明与野蛮的对抗中,请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!李大钊说得好:试看将来的环球,必是赤旗的世界!

 

四、   读《滕王阁序》

《滕王阁序》原名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,是王勃所作的一篇序文,全文共763个字。

唐高宗上元二年(公元675年),王勃前往南方探望因自己犯事而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令的父亲,途过洪州时,被邀参加洪州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重阳宴会,并为之作此序文。

孔子说:“君子登高必赋。”自古以来,知识分子一旦登高,多有抒怀之作。这种因登高临远而创作的文章,需要借助自然美景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人生家国天下作广泛的思考,从而抒情言志。

本文开篇就极力渲染洪州的地势雄伟、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、胜友如云以及滕王阁外景之秀丽。“四美具,二难并。穷睇眄于中天,极娱游于暇日。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”登临滕王阁,感叹赏景之美,顿时情满于山,人生的感慨便一道涌来。

如“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?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怀帝阍而不见,奉宣室以何年?”这便是由羁旅流离之苦引发壮志难酬之忧。

又如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屈贾谊于长沙,非无圣主;窜梁鸿于海曲,岂乏明时?”在政治清明的时代,往往也有被埋没的人才。王勃乃天才少年,胸怀壮志,怎奈“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”,空怀报国之心,无路请缨。古今多少青年才俊,他们胸怀天下苍生的远大抱负,他们愿与时代同呼吸、共命运,他们直言不讳、率性而为,但却得不到赏识,屡遭挫折,只好抒发怀才不遇之情。在此苦闷之际,君子安贫,达人知命,仍要心怀报国的热情,保持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的高尚情操,热爱山山水水,展现出乘风破浪的旷达胸怀。

虽如此,可谁曾想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阁中帝子今何在,槛外长江空自流”。世事变化如沧海桑田,昔日之风云变幻,今朝皆将化为乌有,唯有那江水仍在默默地向前奔流。

 

五、   读《与韩荆州书》

《与韩荆州书》是李白所作的一篇书信,全文共501个字。

在“酒隐安陆,蹉跎十年”的时期,李白随时准备奋其智能,愿为辅弼,但又不愿走科举仕途之路,而是希望风云际会,凭借才学以布衣取卿相之位,故广事干谒,投赠诗文,以展现才能,培养名声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4年),李白谒见因喜欢识拔后进而深受士人敬慕的荆州长史韩朝宗,抱着满怀希望作《与韩荆州书》,切盼得到推荐。

在时人眼中,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在今人眼中,他的形象被概括为“一篇诗,一斗酒,一曲长歌,一剑天涯”。在那个人人都有一个唐朝梦的时代,自视极高、豪放不羁、素有抱负的李白十分渴望能够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才华,但又不循常规。这一次他又有谋求出仕的机会了。

在求荐信中,他一面在尽情地奉承、盛夸韩荆州的精神、德行学问、崇高地位,另一面在尽量地宣传自己的经历和才能。尽管写得一手好文章,使出了浑身解数,但他谋求政治上的出路,始终没有见出任何成效。他的出仕愿望,再次化作泡影。正因他在政治上是不成功的,所以才能把满腹牢骚化作一首首诗文,从而成就他“诗仙”的称号。

另外,当时天下青年才俊以一见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”为荣,得到他的接见,或文章得到他的评定,都可以视为鱼跃龙门。可谁曾想,李白欲借韩荆州一登龙门却失败,韩荆州却因李白而为后人所知。这到底是谁借谁的光呢?

总而言之,身为前辈,应多多提携后进。作为后生,即便一时得不到提携,也不要灰心丧意,继续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努力前进,是金子的总会发光,李白最终成为了唐朝一位伟大的诗人。

 

六、   读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

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又名《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》,是李白所作的一篇序文,全文共117个字。

约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公元737年),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月夜,李白与堂弟们宴饮于桃李园,酣畅之余,众人吟诗作赋,李白为之作此序文。

李白一生可以分为好几个时期,其中有一个时期被他概括为“酒隐安陆,蹉跎十年”,这段对李白而言极为重要的人生经历大致充满了失意。失意之余,生命中最应珍惜的是还在身边的亲友。在如此春风沉醉的夜晚,面对良辰美景,李白与堂弟们饮酒赋诗,高谈阔论,畅叙天伦之乐。沉浸在欢乐中,享受亲情的温馨,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!

虽如此,李白仍不忘感怀人生,他在序文的开头便说: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”李白认识到生命短暂,韶华易逝,要珍惜人生每一瞬间的价值。美景当前,他要像古人一样秉烛夜游,尽享天伦。

人世光阴,若似弹指。人于一世,将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,最终万境归空。所以,生而为人,既可以立大志,在实践中锻炼通灵,便向人间觅是非,也可以热爱自然美景,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